国内外制革废水处理研究方法综述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为了更有效地治理制革废水,多样化的生物和物理化学工艺已经被广泛研究,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目前主要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都集中在一定的参数上,很难找到降低所有污染物负荷的处理方法。本综述分析了制革废水的组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处理制革废水的不同现有技术的方法,以及不同现有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制革废水;含铬废水; 含硫废水;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Current technologies for post-tan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 A review
abstract:Worldwide, in order to treat tannery wastewater more effectively, d different technologies have been studi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main tannery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concentrated on certain parameter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reatments to reduce all pollutant loads. This review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annery wastewater, it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s, and provides a context on the different exist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annery wastewater,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existing technologi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value for relevant units and individuals .
keywords:Tannery wastewater; chrom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sulfur-containing wastewater;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引文
制革业是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每年的全球商业价值约为800亿美元[1],在世界范围内,该行业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及拉丁美洲[2],随着制革业的不断发展,难降解污染物的排放对不同生态系统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制革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六价铬、总铬、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动植物油、硫化物、氯离子等,成分复杂[3]。其中,铬属于制革工业的特征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较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六价铬含量不得超过0.05 mg/L,高于此水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较高浓度的铬还会影响土壤、淡水、鱼类和水生生物[4];另外有机物分解难度高,严重影响水质;硫化物侵害人和动物的呼吸系统[5]。因此我们需针对制革废水的特点,优化制革废水处理的工艺设计,更有效地治理制革废水,以促进皮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制革废水的分类分质收集
制革是把从猪、牛、羊等动物体上剥下的皮(即生皮),进行系统的化学和物理处理,制作成适合各种用途的半成品皮革的过程。从半成品革经过整饰加工成品革也属于制革的范畴[3]。不同于化工印染废水,制革废水产生于多个工序[6],有准备工序、鞣制工序、整饰工序,其中,整饰工序分湿整饰和干整饰。准备工序主要是对生皮进行初步处理,去除脂肪及毛发,改善生皮纤维结构、调整生皮的pH值等,以便于后续的鞣制加工;鞣制是通过鞣剂的化学处理使皮革永久稳定,是皮革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整饰工序主要是为了给皮革增色和增强其理化性能[4]。鞣制是制革中重要的工序,目前铬鞣法鞣制在制革生产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全球80%-90%的轻革均使用铬鞣法生产[7],鞣制废水中铬含量通常高达3000~4000 mg/L[8]。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对硫化物和含铬化合物的耐受浓度分别为25 mg/L和5 mg/L[9]。因此,在对制革废水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工艺之前,应对鞣制工序所产生的的废水进行处理,以防止其对后续生化工艺中微生物产生毒害。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工序废水收集、混合,一起纳入废水处理系统。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铬离子,极易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目前比较合理的是“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的工艺路线,将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回收有价值的资源,然后与其他废水混合统一处理[10]。根据 《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其中规定皮革加工废水的治理应对各类废水分别进行收集和预处理,之后再统一进行综合处理。因此皮革加工废水处理应遵循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并辅以分类处理和集中处理。制革废水可分为含硫废水,含铬废水,含油废水和综合废水,其排放污染负荷工序分布如下表 1 所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