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背景和意义
1.1背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世纪以来国家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总体要求和措施[1]。“双一流”建设正在对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成为现在及未来高等教育实践及理论方向共同关注的焦点。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先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须将学科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2],因此,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成为当前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影响力及学术水平的指标,并把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作为评价世界一流学科标准之一[3]。
1.2意义
学科竞争力评价就是使学科的表现力和学科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尽可能地数据化,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为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4]。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次数在学科排名前1%的论文,其数量可以反映出该学科的研究质量水平,通过比较分析药理与毒理学一流学科高校高被引论文得出各高校在该学科的合作竞争力大小,从而找出各高校该学科发展的优势与差距,选择合适的学科发展方向,鼓励研究人员对国际前沿研究领域进行探索攻关,从而带领我国的毒理与药理学科进入世界前列,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好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论文发表时间,国内对于高引用论的研究开始于1995年,而国外开始于2000年。自2007年以来国内外关于高引用论文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相关文献快速增加[4]。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基于ESI数据的对于学科合作竞争力进行研究。按照研究范围的大小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文献主要是研究各个高校整体的学科合作竞争力。如唐琳等[5]对我国的9校联盟和三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产出、学科布局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的科研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葛敏、刘丽[6]以ESI数据库的中国大陆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中国大陆在各学科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的情况,得出高被引论文产出更多地依赖于国际合作,合作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侯明伟[7]以四所浙江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为例基于ESI数据对高校间的科研竞争力进行比较。
第二类研究是对于同一学科不同高校之间基于ESI或WOS数据的横向比较分析。根据已查到的文献,针对某一学科在高校间进行的比较分析的有:刘兵红[8]以入选ESI前1%的5所高校为例,基于ESI的论文评价数据对数学学科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5所高校数学学科的优势与劣势。在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曾聪[9]以省属高校为例,使用WOS数据分析了各高校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竞争力;杨苹[10]利用ESI和InCites从发文量、学术影响力、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药科大学和国外高校的药理和毒理学学科的发展,指出了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目前的优势与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高校学科竞争力的研究已经逐渐由高校整体向单一学科过渡,在药理与毒理学学科的竞争力研究领域已有学者开始着手分析,但是研究范围并未限定在该学科的一流学科高校,因此对于国内药理与毒理学一流学科高校高被引论文学科合作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标
通过检索,对国内药理与毒理学一流学科高校的高被引论文从论文数量、高校合作、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在药理与毒理学领域顶尖高校的学科发展情况,对比各一流学科高校间在该学科领域的优势和劣势,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内容
图表 1毒理与药理学ESI进入千分之一的国内高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