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印染工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深,碱性大,水质复杂和变化大等特点;印染污染大多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甲酸、商化物等,对环境的危害大。
1.印染废水污染物的危害:印染废水的水温较高,不经降温直接排入河流将引起河流温度的上升,河流中的溶解氧会降低,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印染废水的颜色多变,色度高,排入河流使河水变黑,降低水体透明度,大量消耗水体中氧,造成水体缺氧,破坏水体自净;印染工业涉及许多有害化学药物,这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有害物质含量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金属盐类无法生物降解,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存在。
2.印染废水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印染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印染废水排入天然水体后,其中所含大量有机物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漂白废水中的游离氯可能破坏或者降低河流的自净能力;重金属通常会形成底泥,危害水中动植物的生长;染色废水使河流水着色,严重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链;由于染料废水碱性大,用印染废水灌概农田会引起plusmn;壤盐碱化;废水中的悬浮物将堵塞止壤的孔隙阻碍农作物根系的呼吸,影响作物的生长;印染废水中的有毒物会在农作物的根茎和果实中累积,影响其食用价值;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电解法及光催化降解法等。
生物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印染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法、生物膜法和酶生物法等。该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通过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达到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生物法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废水量大、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处理周期长、污泥资源化利用率低、废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或难生化降解等问题,因此通常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满意的废水处理效果。
吸附法主要有交换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方式。吸附效果受吸附剂的结构、性质和操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化煤、硅藻土、膨润土、炉渣、木屑、粉煤灰和生物质炭等。吸附法具有设备投资少、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其吸附容量有限,易造成二次污染。
化学氧化法是采用KMnO4、ClO2、H2O2等强氧化剂,使水中有机污染物因氧化而被降解的处理方法。其优点是工艺、设备简单,缺点是处理费用高、有机物效果一般、易引起二次污染。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氧化法常用作预处理方法或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李暮等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处理印染废水,有效提高了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指出,该法对大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尤为显著,但混凝出水中小分子亲水性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增多,仍需与其他能去除亲水性、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处理工艺结合,以提高总体去除效率。
光催化氧化法是指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作用下,通过催化剂氧化去除水体中污染物。该方法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产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由于印染废水中污染物自身的特性,反应过程易产生有毒性物质。另外,催化剂性能衰减及回收问题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本课题采用了电絮凝法处理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电絮凝法处理染料废水能够有效地去除色度和COD,具有设备小、占地少、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降低了后续处理的负荷。该课题的研究能够探讨不同因素对电絮凝法处理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影响效果,寻找最佳条件,为以改法处理废水奠定理论基础,优化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处理过程,降低处理成本。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