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修饰电极的环境检测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20 10: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镉是环境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微量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其毒性很大,而且具有蓄积性,对肝和肾的损害尤为严重,危害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因而,寻求一种简单、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对环境评价十分重要。

从目前国内外报道来看,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光学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等。

紫外可分光光度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对190-760nm波长范围内紫外可见光的吸光度不同测定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仪、样品池和检测系统组成。经单色仪输入的光谱入射到溶液中,由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光度不同,根据不同波长位置的吸光度即可测定物质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是在目视比色法的基础上演变来的,运用光电检测代替人眼观察,减小误差。但是,不宜直接用它检测重金属溶液,因为重金属溶液颜色浅,通常都需要络合剂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进行比色检测。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它可用于定性或者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法:其测量样品必须是气体。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系统、原子化器、分光器和基于光电倍增管的检测系统组成。每种元素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根据不同元素发射的不同特征谱线可以定性某种元素和定量分析元素含量。它可以对多种元素进行检测,但价格昂贵,测试费用高并且测试不同的金属元素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光源,操作麻烦。

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方法相反,它靠待测样品中的元素蒸发为气态发射特征光谱,根据特征光谱的信息来测定待测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仪器由光源、单色仪和检测部件组成。它不需要更换光源,发射谱线简单,灵敏度高于AAS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检测、医药、地质、农业等领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它是利用通过高频电感耦合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的光源来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火焰温度范围为6000至10000K的火焰技术。依据发射强度测定样品中元素的浓度。它由等离子体炬管、高频发生器、感应圈、供气系统和雾化系统组成。广泛运用于水、土壤、食品、医学、化学化工、地质、生物学等科学领域中痕量元素进行高灵敏多元素快速测定,是一种新型激发光源,性能优异。

这些技术可精确地检测重金属离子,但检测所用的仪器昂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合,有诸多缺点如耗时长,携带性差等,正因如此,寻找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日益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