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文献综述

 2023-09-13 09:09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处于一个全民研究的状态,在知网可以看到自2000年起,十几年里每一年都有若干篇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文章。纵观2000年至2019年这条时间线,在前一个十年里,国内外专家学者重点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其中第一点是杨帆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与思考》中提出美国对我国贸易逆差导致了摩擦持续存在,第二点主要是耿晗在《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思考与探索》中提出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两个观点是学者们阐述的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主要内容。第二个十年里,国内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内容都有所转变,柳剑平,王潇等人将目光放在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方面。学者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趋势不会渐缓,只会愈演愈烈,所以研究讨论应对策略也成为这个阶段国内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柳剑平、郑绪涛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中指出:中美贸易摩擦是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的,那么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进行调整。走集约型的发展路线,改变出口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的现状。张庭瑞在《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中强调,应该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宏观调控的着眼点也应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学者们研究的对策主要也是集中在此两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应该紧跟课题矛盾的发展,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趋势就是由以前行业、产品的片面化发展为现在的贸易战,政治调控等全面性摩擦。因此,以后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应该着重分析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而不是一如既往不停地分析成因,分析现状。在研究对策的时候也要避免从理论出发,而是结合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给两国带来的弊端,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消除和减少中美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对我国将来的对外贸易发展具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现实意义: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美两国关系,中美关系决定我国是否能够和平发展。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是势在必行,对国家经济发展甚至衍生到政治方面的台湾问题都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