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对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17 11: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约50% ~ 80% 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约70% 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诉,约30%的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虽然国内外控制疼痛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及改善。但是癌症病人要想得到疼痛的满意控制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正确评估疼痛的本质,选择适当的止痛药与方法才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

硫酸吗啡控释片用于癌症患者重度疼痛的治疗, 其有效性、安全性已经临床证明。 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是一强效镇痛药, 具有分子量小、脂溶性高的特点, 经皮给药。 口服吗啡控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中重度癌痛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两者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比较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止痛药物。

本文旨在通过检索过内外数据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 收集国内外有关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 ized contro lled tria ls, RCTs),按检索策略收集并按纳入标准入选资料, 分析指标为疼痛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通过M eta分析, 探讨国内外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用以帮助临床医生及病人合理选择缓解疼痛的药物。

二.研究方法评述:

meta分析是一个观察性的回顾性研究,可以对合并研究结果进行定量,有助于药物受益人群的外推和发现一些小概率不良事件,并可纠正因小样本RCT所带来的研究偏倚,同时可找出相同研究却有不同结论的原因所在。如单个研究结果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不意味着干预措施无效,很可能由于样本量偏小导致检验功效较低,当效应较弱时易犯Ⅱ类错误。其次,对于多个同类研究结果在程度和方向上出现不一致时,采用meta分析可以得出同类研究的平均效应水平,并可解决研究结果中出现有争议或相互矛盾的现象,使得效应范围更加精确。第三、meta分析可以揭示单个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考察研究间异质性来源,估计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倚,而当meta分析纳入多个同质性很好的研究时,其结论就具有一般性意义。[1]

文进,李幼平(2007)介绍了meta分析中选择合并统计量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meta分析中效应尺度指标的选择方法[2]。王丹,瞿俊霞(2009)等根据异质性的有无将META分析分为探索性meta分析和分析性meta分析,讨论了存在异质性是可采取的措施及其流程图[3]。周旭毓,方积乾(2002)则介绍了META分析中三类偏倚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各种便宜的常用手法与方法,讨论了发表偏倚的识别和控制[4]

三.疼痛评估方法研究评述

张冬梅(2009)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评估疼痛的几种分级方法,包括主述疼痛程度分级法(VRS);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测法;患者体征症状评估;神经选择性电流知觉-测量法[5]。马莉影,魏巍(2011)则通过对三种疼痛评估方法指导下进行的镇痛治疗的满意率进行评估,指出由护士与癌症病人共同对癌症疼痛进行系统联合检测,对疼痛的评估更加客观准确,对于指导临床应用止痛剂有重要的意义[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