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模式及其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17 09:05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从我国目前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助于激发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但在交易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风险。

现今国家对于互联网平台监管的力度加大,然其带来的风险管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同时第三方支付与众筹等模式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需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风险应对方法与监管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有众多学者对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模式的种类及其内涵、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优势与益处、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模式面临的风险与问题、相关风险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

综合上述几类问题的学者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相关概念与内涵(1)互联网平台的概念程莹(2020)通过梳理各历史阶段有关互联网平台的立法的概念,指出平台是为两方或多方用户(包括商业主体和个人)间的互动提供服务的主体。

郑联盛(2021)在提及大型互联网平台时,提出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型平台经济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具有基础设施秉性、发挥双边市场供求匹配功能、去中介并同时再中介、有效链接双边或多边主体、以数据作为核心资产和竞争力的复杂生态系统。

而就在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将互联网平台定义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双边或者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

(2)平台经济的概念张鹏(2014)对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平台经济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界定: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兴起,以信息技术和第三方支付为手段,在虚拟或真实的交易空间或场所,促成双方或多方供求之间的交易,并通过重构产业链、价值链的关联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创新型经济发展形式。

刘震,蔡之骥(2020)指出互联网平台经济,是指供给者和用户通过使用集中化的互联网数字平台交易 工具,进行有形或无形资源交换的经济活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