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20 07:06
摘要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威胁金融稳定的重大风险,近年来受到各国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其理论基础、政策工具以及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等方面都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从系统性风险的概念、传导机制、度量方法、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政策工具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解释

在探讨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几个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1.系统性风险:指单个金融机构或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一旦爆发会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与个体风险不同,系统性风险具有外部性、关联性、复杂性和传染性等特点,更难以预测和防范。


2.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指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经营活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引发的,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业乃至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的风险。


3.宏观审慎监管:指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重点关注金融体系整体风险状况的监管体系。

它强调对金融体系的逆周期调节和跨市场、跨机构的风险监管,与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形成互补。

二、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网络分析方法:祝世宁、周强龙[10]基于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开放、银行业务关联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开放可能通过改变银行业务关联网络结构影响系统性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