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20 07:06
摘要

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预防性储蓄作为居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预防性储蓄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回顾了国内外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包括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重点关注收入不确定性、社会保障体系、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影响因素;收入不确定性;社会保障;金融市场

一、相关概念解释

预防性储蓄是指居民为了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例如失业、疾病等风险,而进行的储蓄行为。

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生命周期储蓄,指的是居民为了应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差异而进行的储蓄行为。


预防性储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居民消费、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认为,当居民预期未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时,会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当期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在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预防性储蓄被认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