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化QoS的网络流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3-08-26 06:08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 网络流量管理研究现状

网络流量管理是通过实时分析网络中流量的特征,合理的将多个用户业务请求分配至不同的目的服务器进行访问,使链路上的带宽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使不同业务得到需要的带宽,从而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保证网络实时高效运行,有效预防网络拥塞,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减少时延抖动[1][2]

网络产生拥塞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两种:(1)网路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产生的,即数据报文从网络设备的高带宽端口进入低带宽端口输出;(2)网络流量的汇聚问题产生的[3][4]。并且随着Internet数据业务的增长,Internet已逐步从单一数据传输发展到集多业务一体的综合传输[5]。所以,我们需用通过QoS来对网络流量进行调度管理,使得拥塞得到解决。

  1. QoS技术服务模型

(1)尽力而为模型

尽力而为模型是默认的QoS服务模型,其是最简单的服务模型,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发送任意数量的报文,网络尽最大可能来发送报文。尽力而为模型是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通过先进先出队列来实现[6]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对带宽、时延、抖动和可靠性等不提供任何保证。

(2)综合业务模型[7]

综合业务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所有的流相关的状态信息应该是在端系统上”。它使用的是资源预留(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协议。发送端发送给接收端一个PATH消息,指定通信的特性。沿途的每个中间路由器都把PATH消息转发给下一跳。当收到PATH信息时,接收方要用RSVP信息为该流申请资源。

优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