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空巢,关爱留守“社区化”乡村景观改造 ——以陕西省蓝田县油坊坪村景观改造为例文献综述

 2023-05-30 08:05

文献综述

本设计为守护空巢,关爱留守社区化乡村景观改造,该选题为虚拟课题。

该方案位于位于陕西省蓝田县油坊坪村,油坊坪村地处秦岭北麓,村落地处山区,每年盛夏时节,在此聚集了大量周边市县前来避暑的人群,常日却鲜有问津。

村内以留守人群为主,劳动力流失严重。

项目目的尝试探讨景观这一手法对于两大人群帮助以及社区化乡村规划对于大秦岭地区乡土景观的传承与新解。

乡村社区化原意是以农民意愿为前提,实现农民社区化居住,统一规划社区住房,旧房子复耕的同时又不远离田地,既保障了田园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又实现集体居住环境,改善农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是农村新型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而产生的居住新形式。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年轻人选择去城市工作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与父母,将孩子交托给父母来抚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据调查,我国目前城乡空巢家庭以达50%以上,预测到2030年或许会增加到90%,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大部分空巢老人面对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考验,其心理状况尤为突出,所以本项目意图在乡村改造的同时,设计一个可以给暮年人群活动的空间或者一套相关联的建筑文化体系,给与这部分人群更多的陪伴与关爱。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乡镇地区经济高速发展,部分乡镇依托旅游建设,特色产品加工供应等实现劳动力回流,但是对于经济欠缺发达的乡镇而言,依旧存在严重的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现状,从社会结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开放三胎政策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情况势必会继续影响接下来的留守儿童数量以及空巢老人数量,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彰显着我国依然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发展的经济形势。

在本项目中,应合理的考虑到乡村规划的建设意义,应重点研究社区化乡村公共空间的实际意义与对人起到的精神作用,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的同时,本项目的重点在于景观公共空间,包括(亲子空间、儿童活动空间、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的设计改造,努力构建夕阳群体精神交流中心、朝阳群体娱乐活动中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