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度的RACFST轴压柱承载力设计方法文献综述

 2023-06-01 09:06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镇化的愿望,大量建筑物、道路和桥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据相关数据统计[1],2018年全球年产量多达250亿吨,如此庞大的消耗导致天然砂石资源日渐枯竭,供给缺乏根本保障,成为无本之木。

此外,在大力更新建设各类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筑垃圾的产量也在高速增长,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废弃混凝土,通常经由卡车运到偏远的垃圾填埋场,这既产生运输和处理成本,也持续造成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2]。

目前,回收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RA),以此配制再生混凝土(RAC),实现变废为宝,其被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最为理想的手段[3]。

通过合理应用RAC,既能够节约天然资源,提高建筑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又可以减少对有限的垃圾填埋场空间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其完全符合社会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部署。

RAC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但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等方面普遍较天然骨料混凝土更差。

这主要在于RA的表面附有老水泥基体[4],伴随着更大的孔隙率和更强的吸水能力,以及在破碎过程中所形成的微细裂缝,都会对RAC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长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极大地限制了RAC的使用。

研究提高RAC的性能已然成为这一方向的焦点内容,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将RAC灌注入钢管内,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RACFST)组合结构。

试验研究工作表明,外在钢管对内部RAC提供约束力,并能给予核心混凝土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从而为RAC在承重结构中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