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趋势的现状及发展
当今我国已经基本掌握高速公路建造的所有技术环节,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摸索后掌握的施工技术让我国在之后的建设中能够攻克所有难关,实现火箭式上升增长。在国家财政支持和技术允许双重保障下,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有六万千米。这种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的飞跃体现了我国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也是我国社会总体经济迅速发展的缩影。
本设计道路所在地理位置为河北承德。我已就当地的位置、地貌、温度降水、水文资源及公路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完成了调研报告。简要情形如下:设计道路所在的承德县位于河北省东北地区,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介于北纬40°12′-42°37′、东经115°54′-119°15′之间。城市跨度从北至南269公里,从西往东28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9549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21.19%。
道路所在为低山丘陵地区,并分布着一定的岩溶。该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降雨量充沛,光照、热量充沛。由于有较多丘陵环抱,温度也会随丘陵海拔的升而降低。在设计选线的时候需要避免经过岩溶地区。且为了防止集积水下渗至碳酸盐岩层发生溶蚀,导致路基路面塌陷,需要设计不渗水的排水槽和衬道衬层,路基界面与路边都要采用不渗水材料,与排水系统相结合,将水排入集水池,减少水的下渗。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周密的设计路基排水以及道路两侧的山体排雨水。路基排水可设计边沟、涵洞、截水沟、拦水槛等措施。其中尤其在山区道路设计过程中,道路两侧地形地貌复杂,水文网交错。地形图上分水岭、汇水领大体能够辨别,细部水文网布设最好在勘察调研期间在地形图上做好标识,以便设计合适合理的道路排雨水措施,以满足道路排雨水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完善排水设施的设计,也为后期的道路施工中减少了很多的设计变更和补充,为施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在路线沿河溪时,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一般设置在地形宽坦,支沟较少,沟长较短,地质条件良好,而且流水冲刷较轻的一岸。此外还要考虑到路线的高度与河溪的洪水高度之间的关系。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回顾高速公路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国中的发展情况,这一交通运输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对城内和城际间交通的连接作用。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方式中比较能够适应恶劣地质环境中的一种形式,更能适应我国地幅広、地貌多样的现实情况。高速公路建设改善了我国高速公路网结构,促进了区际和区域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有效拉动内需,刺激高速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前的扩散效应,对就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抓住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发展经济是很好的契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