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保支付标准平衡机制与调整阈值设计初探文献综述

 2023-02-10 11: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拟研究的问题

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7部委共同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指出取消药品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开展基本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工作。由此可见,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已由最高限价向医保支付标准管理模式转变,从而发现市场真实价格,引导药品优质优价。但是,由于医保支付标准制度的实施会造成其自身螺旋式下降,导致医疗机构缺少谈判动机、企业质量控制缺少资金保障等诸多负面效应,并最终影响参保人员基本用药需求。这与国家人社部和卫计委于2016年年末下发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支付标准制定规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的几点基本原则,即坚持保障基本、促进合理用药和坚持平稳推进相违背。因此,建立医保支付标准的平衡机制有其必要性,是必需的一项内容。

我国在医保支付标准制度实践方面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笔者以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研究为突破口,充分探讨其制度设计的异同点;再根据前一阶段的经验研究成果,富有针对性地联系并分析我国现有的药品市场特征;最后初步设计我国医保支付标准的平衡机制和调整阈值。在对前期基础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可从内涵与必要性分析、域外国家和地区经验研究、 平衡机制和调整阈值设计的关键因素分析和我国医保支付标准的平衡机制与调整阈值设计等四项基本内容展开,实现控费、平稳、保基本的核心目标。

二、课题背景和意义

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进行支付标准的实践工作,但考虑到其制度实施时间尚短,支付标准的阶段调整工作尚未到位,所以国内对平衡机制和调整阈值的研究仍处于探索时期,制度改革的很多问题需要厘清、分析和解决。例如,是否需要根据药品分类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平衡机制?如何确定调整阈值的大小?调整阈值的设定是否也需要适时调整?如何具体开展平衡机制实施工作?

作为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平衡机制和调整阈值的探讨是不可缺少的。本课题旨在为我国医保支付标准的调整提供思路,结合国际一般做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平衡机制和阈值的设计上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确保支付标准的平稳推行。

三、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