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经贸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5 03:12

介绍

研究背景

蒙古是东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它有1564116平方公里(603909平方英里),是世界上第18大、人口最稀少的主权国家,人口约300万。它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也是不与封闭海域接壤的最大内陆国家。

经济

在过去的25年里,随着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已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吸引外资,发展国内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们的经济以服务业和农产品为主。蒙古贸易主要以矿产、服装、牲畜、动物产品、羊绒、机械、设备、食品和工业消费品等产品为主。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蒙古国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原因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蒙古国政府鼓励外商投资,以改善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中国在蒙古投资的700多个项目中,有许多项目帮助蒙古改善生活环境。这一成就也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认同,为今后中国与蒙古的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蒙关系

蒙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毗邻的国家,两国共有4710公里长的边界线。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加强,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频繁。他们于1949年10月16日和1950年分别在乌兰巴托和北京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1994,双方再次签署了中印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尽管蒙古一直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积极关系,侧重于更多的文化和经济问题,但该国的外交关系传统上侧重于它的两个大邻国俄罗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蒙两国发展了经贸合作。中国与蒙古的贸易额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中国对蒙古的出口额3.19亿美元,增长36.7%,中国对蒙古的进口额5.4亿美元,增长17.3%。2006年,蒙古与中国的贸易额为14.5亿美元,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近48%。其中,出口10.5亿美元,进口4亿美元,分别占蒙古国进出口总额的67.8%和27.2%。

在丝绸之路时代,蒙古已经证明了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的重要性,因此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分工更加细化。环境的巨大变化迫使蒙古选择了对外贸易多元化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适应,蒙古国内商品贸易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