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奏折,是清代高级文武官员向皇帝陈奏重要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上行官文书,为清代所独有。享有具折权的大臣或家奴将全国各地的动态、百官表现等按要求写在呈上御览的奏折上, 经皇帝看过后,用朱砂之笔在其上写下批示或要求, 这些经过皇帝朱笔批示的奏折便称为朱批奏折。朱批奏折最早出现于清顺治年间,正式产生于康熙朝,成熟于雍正王朝。
(一)清代公文研究现状
有关清代公文的研究,就研究现状来看,各位学者有的是研究整个清代的公文制度及其演变,例如丁之方在《清代的公文制度及其演变》中,他首先从顺康雍诸帝对公文制度的改革入手来阐述清初公文制度的改革;接着介绍清代典型的公文制度——奏折;然后介绍公文制度的破坏,最后是公文制度的瓦解。他从这四个方面表现公文制度与清代政治制度的紧密联系,从总体考察其演变与特点。
有的是选取清代公文制度中的某一个制度进行研究,并将其与今天相应的制度相联系对比。例如高洁在《从清代公文传递看今之公文运转》中,介绍了清代公文传递制度,将其归纳为“迅速、准确、安全”三词,并贯穿全文加以论述。同时,将现今的公文传递制度加以比照,指出现今(2002年)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总结了经验并提出建议。
另外,还有对清代公文写作中的技巧进行研究的,例如陈妙闽的《试论清代公文中“心理战术”的运用》,他将心理战术在公文中的运用总结为三点:一曰投其所好,出其不意;二曰心理分析,攻心致胜;三曰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同时提醒读者,此战术的运用不可随心所欲,要注意立场与时机是否合适。
(二)清代奏折研究
在清代奏折研究方面,最多的是对清代奏折制度的总体的研究,例如周林兴、罗辉的《清代奏折制度研究》,他们对奏折制度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格式与缮写、处理程序、形成、影响等做了全方面的概述,将奏折制度评价为“表面看来仅是一种文书制度,但它对政治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一般衙门的兴废,它涉及到君臣间权力的分配、皇帝政令的施行、行政效率的提高、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可谓是一种奏折政治。”
另有一大部分学者按照奏折的内容种类的分类,有的研究其词汇,将这种文书制度纳入词汇学范畴,探究当时的社会风貌,例如杨继光的《清代奏折农业词语札记——以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为例》,他发现奏折中有许多现已失载的农业词语,于是作者采用一系列训诂学、词汇学方法考释其词语意义,以充实清代农业史、社会史,同时弥补大中型汉语辞书的缺失;有的直接通过奏折内容来分析皇帝的治国思想,有趣的是,此方面有关农业的研究较为丰富,例如冷霜的《从清代奏折看清代农业思想》。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