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五届南通市唐闸公园菊花展开幕式策划书文献综述

 2023-10-24 04:10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菊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来,菊花就因其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为文人墨客所吟咏称颂,更是同梅兰竹享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此外,菊花还象征着吉祥长寿,具有“养性上药,能轻身延年”之效用,被誉为“十二客”的“寿客”。金秋时节,外出赏菊便是人们的一大乐事。宋代民间赏菊已小有规模,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时至今日,大到国家,小到公园、社区,金秋举办菊花展览益盛。

放眼全国,许多地方都借助了当地的旅游资源,陆续举办了多次大规模的菊花展会。如“北京鲜花港菊花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中山小榄菊花展”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菊展,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还促进了菊花产业的繁荣,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在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的学术研究方面,学界有不少优秀成果,如有:周裕苍、周裕幹的《菊韵·中国的菊文化》,秦忠文的《中国传统菊花栽培起源与花文化发展》,毛静的《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研究》,张鹏飞的《论中国菊花文化传统情结的审美趣味》等,这些文章大都研究了中国传统菊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但很少提及当今时代下的对菊文化的传承问题。当然也有一些文章涉及到了菊花展、菊花文化节的研究,如刘光文的《从赏菊审美心理谈菊展》、张利宾《菊花文化节与开封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研究》等,这些文章反映出菊花展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为社会治理“点睛”的重要意义。

聚焦南通,通城菊花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培育技艺享誉全国,深受广大市民朋友的喜爱,1982年被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南通的市花。唐闸公园作为中国菊花保种基地之一,自2014年扩建以来,成功举办了市、区四届菊花展,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前来观赏。而以“菊韵通城·活力市北”为主题的2018年菊花展,更是首次实现了市、区两级菊展同台斗菊,两级会展同期举行且规模为历届菊展之最。同时细细体会,近几年在唐闸公园举办的菊展,还停留在对菊花“形”和“艺”的浅层展示上,开幕式过程也比较简易。市民大众只能近距离观赏菊之美,并不能深入了解菊文化,而“花以养气”的功能更是微乎其微。而开展丰富的开幕式活动,能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向市民科普菊花的种植、药用、文化等常识,指导市民更好赏菊,同时宣传中国传统菊文化,让其形、韵、魂更加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举办2019年南通市唐闸公园菊花展开幕式具有多方面优势。首先,当下对菊文化及菊花展的起源、发展、价值的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为本次菊花展开幕式活动的举办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唐闸公园菊展在当地小有名气,游客众多,为开幕式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再次,全国各地已举办过多次菊花展开幕式,可以借鉴学习相关展会的开幕式经验;最后,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节”和“重阳节”双节气氛的烘托下,一场热闹非凡的开幕式活动,不仅能够弘扬中国传统菊文化,还满足了南通市民情感归属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南通市菊花展是南通一年一度的“盛会”之一,深受广大市民欢迎。2019年秋季将延续举办菊花展的传统,开展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让南通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菊文化的魅力;同时在往届菊花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回顾家园喜人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彰显南通城市文化特色,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市民对家乡、对祖国、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本次开幕式活动还将利用环境布置等手法,对公园周边如唐闸古镇等重要节点进行氛围渲染,让市民赏菊的同时,能够领略古镇风韵,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