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与分析(“985工程”)文献综述

 2023-02-19 11: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 研究背景及现状

1998年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工程的启动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步入21世纪以后,在社会发展呈现信息资源多元化,服务体制转型诸多变化的背景下,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成为大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这些特色数据库仍然存在着深层次开发不够、向社会开放程度不够、利用率低、名称不规范、缺乏统一性以及建设发展不均衡、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的问题[2]

所以本课题意在选取有科学服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以985高校为例)调查分析,了解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利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一些适用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价值,实现资源的优势和互补。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标准化、开放型的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已经成为大学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王银红[3]的研究中介绍到:经过国家、地方政策的支持和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努力,转特特色数据库以较大的数量、较广的专业面和丰富的题材覆盖全国高校,在104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自建数据库共600个,自建数据库只占数据库总量的8.3%。虽然近年来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李辉的研究中强调[4],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存在着深层次开发不够、向社会开放程度不够、利用率低,名称不规范、缺乏统一性及建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发展现状,袁琳蓉[5]指出,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利用率偏低,维护、更新工作滞后,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共建共享特色数据库资源有待落实。所以,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对我们还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要想知道如何去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系统,我们首先得了解特色数据库的内涵。特色数据库是指充分反映本单位在同行中具有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冯文敏[6]介绍了特色数据库的构建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分别是标准规范化原则、共建共享原则、学科馆藏特色原则以及实用性原则。

同时,我国正处于文化服务的社会,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正以几何级数的速率增长和积累。目前,全球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而秦小华[7]的研究中,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大数据将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面对一系列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夏秋萍[8]提出了五项解决措施:合理解决版权问题、选题上做到强调特色,避免重复、原则上做到统一规划共建共享、质量控制上做到技术先进,信息准确以及人员配备上做到业务精湛,素质极高、加强对数据库产品的营销。郭太敏[9]指出在特色库建设中,基本思路清晰、建设目标准确,注重分类指导、加强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是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针对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成果的开放共享及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思路、注重特色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逐步建立评价体系是特色库建设应重视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特殊色数据库建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人应该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找寻对策、在实践中找到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