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卫生部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决策,于2003年颁发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这一举措将为推动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
医院将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更多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2005年6月卫生部在青岛召开了一次全国卫生系统网站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卫生系统各部门要切实重视网站建设,把网站建设成一个功能齐全、信息更新及时、方便病人查询、提供网上医疗服务等多功能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平台[1]。医院网站是医院与病人联系沟通的一个最快捷最方便的渠道,按照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原则医院网站要为广大病人提供更多的查询功能。如药品价格查询、检查项目收费标准查询、手术费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项查询内容。另外,还有实行网上挂号、网上健康教育、医生与病人互动等更多的网上服务功能。
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经过了20年的努力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即单机单用户的分散计算机管理阶段,多机多部门独立系统的应用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联网形成医院局域网络系统。到目前为止三级甲等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或正在建设逐步完善之中。但地市级医院、县区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比例要比三甲医院偏低[2] 。其主要原因有:①当地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度不够;②医院领导对信息化重视不够;③资金不足。但就目前各级医院包括三甲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85%以上仍是以财务核算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约有10%的医院在HIS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了临床信息系统(CIS) ,约5%的医院已初步建立了医学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3]。就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西北地区的HIS建设的比例还不到20% 。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仍处于以财务为主的信息管理系统向临床信息化转变阶段。电子病历、医学影像传输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处于起步阶段[4]。
电子病历做为记录个人终生健康信息的载体,它的实现依赖于医疗过程的信息化,更取决于先进的软件编程技术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我国的电子病历研究与应用在临床信息系统、病历编辑、床旁移动应用以及电子病历的集成方面取得了不同成都的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对电子病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电子病历共享项目、缺乏配套的医疗制度法规、传统病历向电子病历的过度成本高等。
二、拟研究解决问题
本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简单易操作的电子病历模版的制作,实现电子病历结构化功能。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病人身上而非病历处理上。与此同时,使得病历数据的统计难度大大的降低,对于医疗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1、提高了医院病历管理的效率。
2、避免了普通病历的疏忽性错误,保证了病人信息输入、输出的准确性。
3、杜绝了因不法因素对病历的修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