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27 10:02

Balassa(1996)第一次提出产业内贸易这个名词,根据他的定义,产业内贸易即是一国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也在进口该类产品的行为;[1]Balassa B.Tariff reduction and trade manufactures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56(3):466-47赵士举通过分析得出江苏省的工业制成品贸易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参与产业内贸易的层次较深,竞争力较强,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贸易近年来贸易额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且呈现出随着贸易的加大, 产业内贸易的份额也随着不断增大的趋势。

[2]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赵士举.北方经济报.2008年20期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第0类到第4类产品称为初级产品,第5类到第9类称为制成品。

本文主要讨论工业制成品的产业贸易状况,即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6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杂项制品;第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3] 方齐云.国际经济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8- 111.Grubel和Lloyd(1975)提出的测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 4] GrubelH G,LloydPJ.Intra-industryTrade:TheTheo-ryandMeasurementofInternationalTradeinDifferenti-atedProducts[M].London:Macmillan, 1975.仇怡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大量进口制成品的同时,不能只是停留在单纯使用进口产品上,而应该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有效地模仿和吸收,并逐步创新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制造业技术。

最终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进口(设备或技术)模仿、吸收技术创新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作用机制。

发达的产业内贸易就是实现这种技术进步机制的重要渠道。

[5]仇怡.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第25卷第2期陈虎提出近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现阶段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以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尤其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很大比重。

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逐步上升, 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下降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