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04 06:05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不断致力于增进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对沿线国家的投资遍及能源、金属、交通、科技、化学、房地产等领域,投资金额和投资范围逐年飞速增长,带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社会稳定程度、文化形态、市场机制都差别较大,再加上我国自身在投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我们国家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着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的投资风险,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规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与风险研究比较缺乏,所以本文的参考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内学者相关文献研究,有关的已有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现状的研究综述王运达[1](2019)指出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选择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投资方式也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移,且投资区域明显偏好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卢苏伦嘎[2](2020)基于商务部数据2020年1至4月份数据统计,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3.4%,这也充分表明,中国跨国企业已然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重点对外投资对象。

杨帆, 孙祎婉[3](2018)纵观中国近20年的海外投资数据,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来看,中国海外投资的区位分布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兰贵良、张友棠[4](2020)建立了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评析体系,发现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对我国对外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常青青[5](2020)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形式多与跨国并购居多,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还兼具资金需求,投资主体单一,导致投资风险较高。

包佳鑫, 李泓锐[6](2017)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呈现出了集中度较高的特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五个方面,其中投资量占整个对外投资额的83%,也指出我国对外投资行业集中的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