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是多中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常伴有喘息、咳嗽、胸腔紧迫胸闷和气短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作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E)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作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适用于哮喘的任何发病阶段,是治疗轻中重度哮喘的一线药物,可部分或完全替代口服给药,局部用药,不良反应较小,常见的吸入治疗的激素有倍氯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减少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与ICS有协同作用,其中已上市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司特、普伦司特及孟鲁司特,其中孟鲁司特的使用较普遍。
1.2研究意义通过MET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对比单独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来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如何和给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和让病人服从更好的依从性,从而对临床用药给出更好的建议,进而对儿童哮喘做出更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儿童支气管哮喘现状根据GINA委员会报告,全球大约已有3亿哮喘患者,并且其患病率仍在上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少数发达国家,由于其哮喘患病率已很高,近年来已趋于平稳。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哮喘患病上升明显,尤其是在年幼儿童[ 1].根据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调查了共43个城市(22个省、5个自治区的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12个地区城市),最终确定城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2009年、2010年哮喘现患率为2.32%[ 2]。
1 哮喘始于儿童,长期反复发作,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发展至成人哮喘,变为不可逆性,最后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能解决问题[3 ]。
2.1.2 儿童哮喘治疗进展现阶段儿童哮喘治疗只是控制症状,尽量保持肺功能,避免气流阻塞而死亡[4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