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距方法在很多场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井深,液位,管道长度等场合,传统的测距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测量任务。还有需对要求实时测量的情况下,传统的测距方法也难以完成,于是非接触测距的需求日益增加。超声波测距不与物体接触,可保证目标的完整性,且不受光。电磁波以及粉尘灯外界因素干扰,测量精度较高。
超声波将在传感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人们可以具体利用的传感技术还十分有限,因此,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展望未来,超声波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有用的工具在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如声纳的发展趋势基本为:研制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被动测距声纳,以满足水中武器实施全隐蔽攻击的需要;继续发展采用低频线谱检测的潜艇拖曳线列阵声纳,实现超远程的被动探测和识别;研制更适合于浅海工作的潜艇声纳,特别是解决浅海水中目标识别问题。包括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超声波测距装置,例如汽车倒车雷达报警系统,汽车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交通拥挤状况也日益严重,撞车事件也经常发生,造成了很多不可避免的人声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响应快、可靠性高并且比较经济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显得非常的重要。还有许多智能家居,智能玩具也用到超声波测距,例如智能扫地机器人利用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通过向前进方向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受相应的返回声波脉冲,对障碍物进行判断,通过核心的控制器实现对超声发射和接受的控制,并在处理返回脉冲信号的基础上加以判断,从而选出一个优化的路径。超声波测量在国防、航空航天、电力、石化、机械、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安全,还可起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作用。超声波与光波、电磁波、射线等检测相比,其最大特点是穿透力强,几乎可以在任何物体中传播,了解被测物体内部情况。超声检测设备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有利于工程实际使用。因此设计好的超声波测距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超声波测距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历史上使用超声波来测量距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军的声纳技术的发展开始。国际上对超声波检测数字化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国外生产类似产品和研究的公司有美国的泛美(PANAMETRICS)公司、METEC公司,加拿大的R/D TECH公司,德国的K-K公司、法国的SOFRATEST公司和西班牙的TECNATOM公司等等,上述这些公司生产的超声波检测采集、分析和成像处理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国内近几年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数字式超声波仪器和分析系统。其中,煤炭科学研究院研制的 2000A 型超声分析检测仪,是一种内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化测量仪器,全部操作都处于微处理器的控制管理之下,所有测量值,处理结果,状态信息均可显示,并可接微型打印机打印。
目前国际国内,在超声波测距方而的研究方向和水平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测距原理、超声波信号处理方法和超声波测距处理器的选用上。常见的超声波测距原理分为渡越时间法和相位差法两种。信号的处理方法大致分为阈值检验法、互相关延时估计法、伪随机码扩频测距法和最小均方法四种。在处理器方而大多以单片机为主,其中以51系列应用最为广泛,采用运算速度更快,效率更高dsp芯片作为处理器,也正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目前已研制的超声波测距仪中,量程一般为3-12m,美国AIRMAR公司生产的airducer AR30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距离可达30m,但价格昂贵,准确度方面已控制在测量误差的0.4%左右,与真值的差距在厘米级的范围内,若采用互相关或伪随机法,最高可控制在0.05m内,在提高精确度方面,超声波测距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超声波测距中,超声波回波处理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回波前沿的定位精度和渡越时间的测量精度,进而决定着超声波探测定位系统的精度和反应速度。近年来,童峰、Yang Yichun、程晓亮等先后在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童峰等提出最小均方自适应时延估计(LMSTDE)的算法。该算法消去了实际换能器与理想换能器的频率特性差,消除了信道由于斜向入射产生的传递特性对输出信号产生的影响,使整个系统保持平坦的频率响应,且输出均方误差最小。但该算法计算量太大,特别在自适应滤波器的阶数较高时,计算量会明显增加。
Yang Yichun等针对传统相关计算法在信号的采样频率很低时计算得出的相关函数分辨率低这一不足,提出了基于修正的线性调频变换和相关峰细化原理的精确时延估计快速算法,精确计算相关函数的峰,使得低采样信号的时延估计精度得以提高,并且不受采样率的限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