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构建研究 ——以J老年公寓益智小组工作为例文献综述

 2023-03-15 02:03

本土化视域下服务对象专业关系构建研究

——以杭师大社工学生小组工作为例

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机构养老成为养老模式的新产物,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随之成为提升机构老人生活质量、促进机构养老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法宝。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服务对象专业关系构建的相关文献,以社会工作本土化和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国内和国外视角对服务对象专业关系构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后续本土化视域下服务对象专业关系构建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专业关系构建;本土化视域;小组工作;服务对象

一、文献综述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研究

1.国外关于本土化的研究

本土化是外来经验有效移植于本土环境并发挥作用的必经过程。在质疑欧美社会工作理论在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适用性的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于联合国社会工作训练的国际性调查(5th,1971)中首次提出。此后,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议题,各国学者也纷纷从本国国情出发阐释其内涵。从定义上看,雷斯尼克(1976)认为本土化主要是指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学者米德格利(1987)则认为本土化的重点在于适当性,这意味着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其角色必须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要,社会工作教育也要在实践层面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格雷从研究领域角度提出,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着从中心到边缘的本土化问题,这改变了以往对“本土化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现象”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丰富本土化的内涵,格雷还把本土化与本土知识、本土化与本土社会工作进行联系和分析,其发现本土化不仅是文化多样性与专业排他性对抗的结果,也是西方成熟模式无法在非西方社会的不同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产物。因此,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涵义应该是发展和形成一种基于当地文化、能真实反映当地人处事和实践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