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本文所采集样本均来自于1990年-2018年公开发表并被知网(CNKI)所收录的关于英文绘本阅读教学及意义研究科研论文及期刊。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英文绘本阅读现状”为篇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共搜索到文章434篇;输入“绘本阅读与英语教学现状”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则有文章64篇。这些文章从多角度介绍了当今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现状,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相应的筛选,现把课题研究的状况作如下综述:一、研究背景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通用的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我国英语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之一。英语教学备受重视,国家从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工具性来说,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人文性方面,指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已满足不了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小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需要引导,由于词汇量和语法的限制,小学生不能顺利展开纯英文文本的阅读,也很难在阅读中提升兴趣,词汇、语言量以及阅读兴趣和各项技能就很难在其中被提高。英语绘本内含大量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插图,被认为是最适合学前和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图书。其中图片和语言的结合不仅能有效的降低阅读难度,促进学生语言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也利于开展绘本阅读教师中技能的形成和提升。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二种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随着英语课程的普及,很多学者对英语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学者对于绘本文本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绘本阅读教学以及实证研究较少。有学者列举了英语绘本作为低年级儿童英语读物的三大优势,通过展示课堂主题式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才刚起步,教育研究者对于英语绘本阅读还停留在原先的以发展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鲜少地对绘本进行文本剖析,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核心概念界定1.绘本 绘本,英译为“picture book”,最早诞生于80年代的欧洲。“绘本”是日语中的说法,我国最早由台湾地区引进,也称其为“绘本”。绘本中通常是通过文字和图画相结合传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中文字和图画互相融合,绘本中文字语言较为精简,而图画中包含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细节、情节及情感。就绘本而言,其中的文字除了传递故事情节外,还包含传递情感的作用。绘本的文字简短而精炼,呈现出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文字幽默风趣,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阅读水平。绘本中包含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绘本的文字包括文体设计及字距之间的编排方式;绘本中的插图不光要有丰富的色彩,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能够充分表达故事的内容,与故事氛围吻合。 我国著名的绘本研究者彭懿认为,“为图画书(Picture Books)下定义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图画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种类繁多,而且种类与种类之间的界限也非常模糊。”台湾学者郝广才也说过:“绘本是什么?什么是绘本?如果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说不定如同lsquo;瞎子摸象rsquo;,徒增困扰,所以只要说个lsquo;大概lsquo;,反而清楚。” 结合关于绘本的定义,它们皆有以下的特点。首先绘本中的插图不是文字的装饰品,它和文字一样是故事中的一部分,阐述着故事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其次绘本具有主线和故事性,插图与文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绘本阅读的对象基本是儿童,故事情节的创造,插图的编排与设计,图文的配合皆是从儿童出发。2.英语绘本 英语绘本与英语童话书和英语阅读教材有较大的差别。英语绘本中包含两部分,一为文字;二是绘本中的图画。在其中,图画为绘本的中心部分,它不依靠于文字就能讲故事,它不是文字的辅助形式,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能够脱身于文字解说部分而独立存在。每一段文字与一幅画相互对应。“通过图画对话就能发现行为背后隐藏的对话和情绪、经验。”英语绘本阅读的侧重点不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它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德育的,艺术的,情感的。现在的绘本中不但包含了小学生能简单看懂的单词句型,小到从封面设计,大到文字图文都予以情理,学生能够在文字中领略绘本的大体意思,在图画中发散思维,体会文中的情感,在情境中领悟中西方文化差异。3.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现状 赵益(2015)通过对某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教师普遍能够认识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也能意识到应该做好英语启蒙,然而对于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认识比较模糊。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词汇与语法累积较为单薄,同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教学进度等方面的束缚下,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缺乏系统的时间、认知和教学策略、方法,从而英语绘本现今处于教师都知道重要却又不知如何开展和实施的地位。在学生阅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阅读英语读物,但阅读的书目单一,尤其是原著的英语绘本来源十分不易,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跨文化意识。 王雅菲(2018)通过对小学原版绘本教学现状的研究,认为教师自身素养、教师对原版英语绘本的认识,教学理解,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以及学校对于原版英文绘本教学的重视程度各种因素导致了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性、有效性大打折扣。 叶一清(2013)发现当今英语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呈现绘本课件;学生知识水平不同,对英语绘本理解程度不一样,教师较难把握教学节奏;教师的教学目标放在故事情节上,忽略了绘本中的英语知识等。国内外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较少,大多是教师的经验总结,从英语绘本的选择和影响两方面去分析问题,没有深入了解这些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英语绘本教学问题严重,但却无从改进,我国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三、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中文绘本研究较多,对于英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2001)年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强调在自然、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文绘本是用英语来描述故事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可以将插图带入理解英语语言文字以及促进对整个故事的理解,绘本的各种特性正好给学生创造了这种语言环境,因此国内许多教育研究者将英文绘本引入了英语教学中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晖认为“在实际理解中,我们的绘本概念有所收敛,倾向于将绘本与广义的西方图画书(Picture Book)进一步区分,让绘本与西方图画书(Picture Book)相对应,专指以lsquo;图rsquo;和lsquo;文rsquo;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的书。”将绘本与一般的图画书相区别,是因为绘本中的文字与插图之间所存在独特的关系。 我国学者郑绪梁在《图画书的品格特征》指出:“图画书应该是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用不同的方式说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一个故事或主题。” 我国学者黄方生在《儿童文学教程》中指出:“画画文学已经不再是插画意义上的文学读物了。插画文字读物中的文学在图画进入读物之前就已经存在。它本身就是完整的和独立的语言艺术,而插图只是一种使文学更形象更闪光的辅助手段。然而,图画文学中的图画是具有和语言艺术功能相当的文体手段,它本身就承担着作品文本性的表情达意的责任。在图画文学中,图画和文学艺术,并不是单纯的一方说明另一方。而是互相融合,互相协调,图文并茂地共同表现一个文题,共同创造一个世界。” 我国学者季颖提出“图画书是用画来讲故事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黄小晗(2018)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得出英语绘本能够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精美的图画和简单的英语,惟妙惟肖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英语故事提起兴趣,从而绘本阅读也使阅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学生们可以根据插图来猜单词的意思,从而对英语单词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这种观察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他们也无意识的对英语进行了感知。 绘本用跳跃式或静态的插图与少数的文字相配合来完成一个故事的塑造。图画和文字配合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传达它们任何独立一方都难以表达的内容。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绘本的文献有很多,从文献的分布的年份来看,对绘本的关注最早从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研究逐渐增多,到21世纪对绘本阅读的关注掀起热潮。从文献的内容来看,70年代到80年代主要是对从绘本的从属范围进行研究居多。到90年代对绘本研究的角度就增多了,研究开始从从绘本的设计、艺术价值、对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影响、对儿童情感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审美等方面等角度展开研究和剖析,对绘本既有价值研究,也有总结性研究。到了21世纪,对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比如有作者从绘本中插图中潜在的教育意义进行研究,以及对绘本里面简短的语言文字和插图进行研究。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佩里·诺曼德的《图画的语言:儿童图画书的艺术》(Word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rsquo;s Picture Books)被誉为是图画书界最具权威价值的理论基础,他的图画书符码分析理论为各级各类图画书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他曾经形容绘本是“用大量的图画和较少的文字结合传递适合儿童的读物。” 日本的学者松居直在其著作《我的图画书论》中指出告别图画书“成人化”,彻底走出“成人化”误区是我国图画书改变现状、创造未来的基础和前提。还提出图画书的概念界定和人们对图画书的认识误区,并论述了图画书出版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国外对绘本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共读方面的研究,对于绘本在教学过程的研究较少。Christina F. Van Krayenoord运用实验研究法考察了5-6岁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证明了教师参与的阅读比幼儿独自阅读效果要好。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绘本、共同讨论的时间要增加。
三、参考文献
[1]赵静.幼儿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227-228.
[2]张园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谭永春,程志龙.幼儿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微[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2):141-145.
[4]陈虹.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16(2):228-229.
[5]李彦姝.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绘本的选择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15:152-153.
[6]翟君.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31:27.
[7]任丽娜.英语绘本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研究[D].陕西:延安大学,201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