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每个阶段都包含一个需要解决的危机,这八种危机多数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这些危机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在青少年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所以充分了解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特点,在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会有更好的成效。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青少年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能够产生相似行为,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产生被同伴接纳的社会行为,放弃不被接纳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所以在人际交往辅导方面要重视模仿学习,树立榜样的作用。
1.2关于人际关系理论理论
在彭贤主编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总结了西方四种较为成熟的人际关系理论
(1)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1958):社会互动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商品不只是物质商品,而且是诸如赞许、荣誉等的非物质商品交换。
(2)心理学家魏斯提出社会需要理论(1974):提出六条基本的社会关系律,如果要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交往,社会需要理论认为人类亲和的需要是人际交往发生的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