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及其炮制品对血瘀大鼠肺组织中 MDA、SOD、NOS、NO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3-06 08:03

摘 要 茜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可止血化瘀,抗菌,抗炎。

近年来随着对茜草研究的深入,其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也在不断拓展,如升白,抗肿瘤,抗氧化,抗感染等。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茜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为中药茜草的深入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给参考。

关键词 茜草;药理作用;药理机制;化学成分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隶属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多年生攀援草木,入药部位为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1]。

茜草又名茜草根、红茜草、血见愁、活血草。

茜草是我国传统的止血药,其味苦,性寒,入心、肝经。

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用于吐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1]。

因此,为深入开发茜草的药用价值并进一步推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本文对茜草植物近几十年来药理作用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茜草的化学成分简单的概述。

1.茜草的药理作用1.1止血化瘀作用茜草的有效成分茜草素(pselldopurpurin)实验表明对家兔具有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尤以炒用的茜草更为显著[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