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云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网络教学和思政课云教学的国内外文献,从网络教学的兴起、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联系,高校思政课云教学的资源开发和教学模式方面论述研究成果,分析当前学界研究方向和高校思政理论课发展趋势,为探索高校思政理论课云教学创新发展路径指明方向。
关键词:思政课; 云教学; 高校
- 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信息获取渠道和和学校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云教学应运而生。思政云课堂作为在教育云和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云理念和云技术打造的一种在线开放课堂,既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符合教学模式的变革要求,引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文献,作以下分析。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系列数据库,以“思政课”和“网络教学”为题名检索到76篇研究文献,以“云教学”为主题检索,获得多篇论文,其中硕士论文29篇,博士论文1篇。通过对这些检索文献的分析与筛选,精选了20余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此外,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习近系列讲话也为本研究提供了资料来源。
- 国外研究综述
- MOOC的兴起
MOOC始于2007年,当时David Wiley创建了第一个MOOC原型。Dave Cormier和George Siemens在2008年首先使用MOOC这个术语来描述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在加拿大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强调了连接式教学法和开放式学习。2012年MOOC开始流行,并迅速向全球扩展。今天,世界各地提供了更多的MOOC课程,包括来自Udacity, Coursera和edX等著名MOOC提供者的课程。尽管有人对MOOC的未来表示怀疑,但目前的数据表明MOOC的数量仍在增长。实际上,Shah(2019)报告称,2018年有900多家不同的大学提供了超过11400个MOOC,注册人数超过1亿。Brouns(2014)详细指出了慕课的定义和特征,慕课是指:“专为大量参与者设计的课程,只要有互联网连接,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没有入学资格要求,并免费提供完整的在线课程体验”。
-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Curbs J.Bonk在其著作中深度阐释了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将变革教育的网络技术总结为十把钥匙,在每部分的介绍中列举了许多例子,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在线学习、世界公开课等,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学习资源。Curbs J.Bonk认为教育正在快速地改变,然而互联网技术却仍然置于学校边缘,互联网技术和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当下,互联网技术正主导着第二次教育革命,对传统学校教育构成了较大的挑战。书中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超越传统学校教育问题进行宏观解读和指引,以及对未来几十年的教育进行构划和展望。
从国外研究来看,网络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教学技术和具体课程实践的探讨等方面。思想政治课作为我国的特色课程,在国外并没有这一课程设置,但国外这有关云教学的模式和课程平台开发的研究与实践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