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二冲程发动机具有升功率高、做功密集度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及维修方便等优点,然而其油耗高、排放差的致命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1]。
传统二冲程发动机最早利用化油器将燃料供入进气道内与新鲜空气混合,但控制不够精确,燃油经济性差且有害排放物增加。
气道喷射技术利用电控喷嘴在气道内进行喷射[2],电控喷嘴能够精确地控制空燃比和油气混合,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排放特性好,但对于曲轴箱二冲程发动机,气道喷射在扫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新鲜混合气从排气口逃逸出去,造成燃油损失。
缸内直喷喷射技术是通过高压喷油器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内[4],通过壁面引导、气流引导或喷雾引导等方式在火花塞周围组织形成易于点火燃烧的较浓混合气,实现分层燃烧,不仅提高了燃烧稳定性且利于降低燃烧温度及减少NOX排放,但增加了发动机的结构复杂性和零件维护难度,且对喷油器的雾化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增加了发动机的成本。
半直喷喷射技术[6]使用低压喷油器,安装于气道口处,在气口打开期间将燃油直接喷入缸内制备可燃混合气,可降低发动机燃油逃逸,提高燃油的捕集效果,且采用低压喷射系统无需匹配顶置气门等机构,从成本角度和结构维护角度优于缸内直喷技术。
综合分析以上几种喷射技术,可见半直喷喷射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深入研究。
二、研究现状目前已有的研究还是以二冲程发动机缸内直喷喷射技术为主,关于半直喷喷射技术相关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但无论是对缸内直喷技术还是半直喷技术的研究,都是为了通过不同措施优化二冲程发动机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及改善排放性能。
天津大学的李常铭[7]利用CONVERGE搭建了二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半直喷喷射技术分别从喷油器流量、喷射相位和喷射角度研究了对二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