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一次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文献综述

 2024-08-12 09:08
摘要

新疆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是我国沙尘暴天气频发的区域之一。

沙尘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下游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跨区域污染。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新疆南部的沙尘暴活动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对其形成机制和预测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阐述了沙尘暴的定义、类型、危害以及形成机制,重点综述了新疆南部沙尘暴的研究现状,包括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成因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新疆南部;沙尘暴;成因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展望

1相关概念解释

#1.1沙尘暴的定义沙尘暴是一种由强风将大量地表沙尘物质卷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1]。

它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发生发展需要具备强风、沙尘源以及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等条件。


#1.2沙尘暴的类型根据沙尘暴发生时近地面风力的大小以及天气现象的剧烈程度,气象学上通常将沙尘暴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不同等级[2]。


#1.3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暴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多重危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方面:沙尘暴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交通运输方面:沙尘暴会造成能见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