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的建立文献综述

 2023-02-06 06:02

课题名称 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的建立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 radic; 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课题名称: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的建立课题性质:应用课题拟研究问题:建立甘草和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增加甘草和蜜炙甘草的质量评价方法,保证甘草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采用的研究手段:1.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的蜜炙方法炮制得到蜜炙甘草;2.采用HPLC建立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3.采用相似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分析研究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

文献综述: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的建立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素有十方九草之称。

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对甘草味甘平的初次记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的甘草和炙甘草的收载,甘草的使用由古到今,而甘草的炮制品种类也是不断增加,炮制方法也是不断变化[[]]。

现今,市售的甘草主要以甘草生品和蜜炙甘草为主。

指纹图谱技术从中药药效来自多种化学物质综合作用的观点出发,能够提供中药更丰富、有效的质量信息,可以更客观、科学、合理地进行中药质量控制[[]]。

2020年版《中国药典》在蜜炙甘草质量标准研究中,蜜炙甘草多是同甘草药材,缺乏可表征其炮制特征的质量评价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为蜜炙甘草饮片质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本课题拟建立蜜炙甘草的指纹图谱,科学合理的进行蜜炙甘草的质量控制,保证甘草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1 甘草1.1 蜜炙甘草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甘草入药的记载;到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记载了治阴头生疮方:蜜煎甘草...,蜜炙甘草开始应用于方剂中[[]];至明代缪希雍的《炮制大法》中详述了切片,用蜜水拌炒的甘草蜜炙方法[[]]。

甘草生品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甘草蜜炙之后功效变为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等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