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由于其理论容量有限(372mAh/g)和倍率性能欠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探索新型高容量、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锑基硫化物(Sb2S3)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946mAh/g)、合适的锂离子嵌入电位(0.5-1.2Vvs.Li/Li )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Sb2S3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大、导电性差等问题,导致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探索了多种改性策略,例如纳米结构设计、碳材料复合以及构建核壳结构等。
其中,将Sb2S3纳米化并与SiO2构建核壳结构,可以有效缓解Sb2S3的体积膨胀,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本综述将从Sb2S3负极材料的优缺点、SiO2包覆改性的作用机制、一维Sb2S3@SiO2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储锂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该类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Sb2S3;SiO2包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维纳米结构
1相关概念解释1.1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