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铕掺杂碳化改性硅酸三钙复合骨水泥的理化和生物性能文献综述

 2023-06-02 09:06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生物医学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以及替换患病组织、器官和增强机体功能的材料。

根据人体软硬组织的分类,生物医学材料主要可分为软组织修复材料和硬组织修复材料。

其中硬组织修复材料主要包括骨骼、牙齿以及骨关节等硬组织修复和替换材料,软组织修复材料包括各种填充、整复材料[1]。

可任意塑形并能自行固化的生物骨水泥,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理想的生物骨水泥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且降解产物无毒、无致癌和致畸性,与硬组织有匹配良好的力学性能,能经受高温消毒且其有效性不丧失等特性[2-4]。

目前,针对硬组织修复的生物骨水泥研究已有多种,按照材料种类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

常见的骨水泥生物材料主要有磷酸钙基骨水泥,玻璃基骨水泥,硫酸钙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硅酸钙基骨水泥材料。

当下,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无机骨水泥就是磷酸钙基水泥,因为它们具有自凝的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诱导骨生成的性能[5-7],但是它们还具有一些缺陷,例如缺乏生物活性[8,9],不当的降解速率。

近些年,为了弥补CPC的弱点,对硅酸三钙基骨水泥开展了非常多的研究,就是为了是制备一种新型的无机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的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