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水泥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原料之一。
目前,中国的水泥产量占世界水泥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1]。
随着水泥行业的迅猛发展,环保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温室气体(主要是CO2)的排放,使全球变暖日益加剧。
水泥工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人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来自水泥工业[2-4]。
因此,低碳水泥品种的研发成为当今水泥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
传统硅酸盐水泥熟料是由硅酸三钙(又称阿利特,C3S)、硅酸二钙(又称贝利特,C2S)、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四种矿物组成,其中以阿利特作为主导矿物,但由于该矿物中氧化钙含量高达73.7%,且形成温度达到1450℃[5],因此,传统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消耗大量的石灰石资源,CO2排放量也很大[6]。
目前,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显得尤为迫切。
要实现水泥的低碳生产,可以采取一些有效途径如降低高钙矿物含量 并提高低钙矿物含量或引入其他低钙矿物组分来开发新的低碳水泥体系,这些方向已经成为很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一直以来,以贝利特为主要矿物的高贝利特水泥受到广泛关注,该水泥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的显著区别在于贝利特含量大幅度提高而阿利特含量相应降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