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1. P2Y14受体简介、研究意义以及目前发展概况核苷酸(三磷酸腺苷ATP;三磷酸尿苷UTP)细胞外的受体被确定为嘌呤能型受体1。
1972年由Burnstock提出这些嘌呤能型受体可以划分为P1(核苷酸)和P2(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两种类型2,之后P2受体又被进一步地划分成P2X和P2Y亚型3,而细胞外核苷酸的信号转导正是由G蛋白偶联受体(GPCRs)P2Y受体家族和三聚体离子通道P2X受体家族介导4。
其中P2Y受体具有细胞外N末端、细胞内C末端与7个跨膜环的特征性分子拓扑结构。
然而与其他GPCR家族相比较,P2Y受体显示出有限的序列同源性,这跟它们相关G蛋白的配体选择性和特异性的差异有关。
P2Y家族由不同基因编码的8个成员组成。
基于它们通过特异性偶联G蛋白的主要信号传导可以分为两组,第一个亚组是由通过Gs蛋白激活细胞内的PLC,主要包括:P2Y1R, P2Y2R, P2Y4R, P2Y6R, P2Y11R;第二个亚组是通过Gi蛋白发挥作用,主要包括:P2Y12R, P2Y13R和P2Y14R5。
基于各种P2Y受体对核苷酸的选择性不同又继续划分,P2Y11是ATP受体,而P2Y1,P2Y12和P2Y 13是ADP受体,P2Y4和P2Y6分别是由UTP(三磷酸尿苷)和UDP(二磷酸尿苷)激活的嘧啶核苷酸受体。
P2Y2是双ATP(三磷酸腺苷)和UTP(三磷酸尿苷)受体,而P2Y14是UDP-葡萄糖和其他核苷酸糖以及UDP本身的受体,其中UDP-葡萄糖是最有效的激动剂6。
P2Y受体几乎在所有细胞和组织类型中表达,并介导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血小板聚集,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