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部分
1. 背景介绍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机体在应激(病毒感染、缺氧、紫外线照射等)状态下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分子,其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一种重要分子伴侣蛋白[1]。Hsp90是分子伴侣机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促进蛋白质折叠并调节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稳定性和活性。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的存活、激素类受体的成熟以及其他众多的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现出非常重要的生理调控功能,其主要的客户蛋白包括转录因子(例如HIF1alpha;,ATF3和p53),类固醇激素受体(例如雌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和激酶(例如EGFR,B-raf和SRC)[1]。由于在肿瘤细胞中表现出持续的高表达, Hsp90被认为是可以治疗癌症的重要靶标之一。
Hsp90在结构上依赖两个单位的Hsp90单体形成二聚体,并与其他辅助分子伴侣(如Hsp70、Cdc37、Aha1、PP5等)结合后通过水解ATP获取能量,完成分子伴侣循环过程,进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图一)。具体作用机制的过程为:首先,Hsp70和Hsp40通过识别和结合未折叠的蛋白质作; 其次,Cdc37和Ahal1将客户蛋白质募集到Hsp90复合物N端并保持Hsp90复合物的负载和激活状态。随后Aha1促进Hsp90催化环中的构象转换,Hsp90N端ATP口袋水解ATP释放能量并折叠客户蛋白。 当蛋白磷酸酶5(PP5)与Cdc37结合Hsp90二聚体时,它使p-Ser13去磷酸化,从Hsp90复合物释放Cdc37 ; 最终,Hsp90通过折叠未成熟的客户蛋白来完成ATP酶循环。
辅助伴侣分子Cdc37对Hsp90的调控过程是动态的:首先,Cdc37的Ser13被CK2(酪蛋白激酶2)磷酸化;其次Cdc37招募并结合未成熟的客户蛋白;最后,Cdc37复合物与Hsp90N 端PPI作用区域结合,将客户蛋白加载到Hsp90复合物上。因此针对Hsp90-Cdc37 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成为了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与经典的ATP竞争性Hsp90抑制剂相比,阻断Hsp90-Cdc37 PPI将选择性地阻断特定的蛋白质的成熟(如SRC, EGFR, FYN, Raf-1, AKT1(这些均为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而不是通过阻断其ATP酶活性来影响Hsp90的所有客户蛋白。
图1. 分子伴侣循环作用机制。Hsp40和Hsp70首先向Hsp90募集未成熟蛋白激酶,随后不同的辅伴侣蛋白在不同阶段结合Hsp90以介导激酶的成熟,最终成熟的激酶从Hsp90分子伴侣解离并实现其生物学功能。
2. 靶点结构
如图二示,Hsp90蛋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N端ATP结合区,C端二聚化结合区,中部与各种辅助伴侣因子结合的区域(包括Cdc37)[2]。而Cdc37蛋白功能已知的主要有两个区域:N端客户蛋白结合区(这一部分可被CK2等蛋白因子调节),M端Hsp90结合区。
图二. Hsp90 和Cdc37的结构区域示意图
Hsp90 和Cdc37间的结合模式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如图三示(PDB:2K5B),Cdc37通过N-末端区域与蛋白激酶结合,通过M-末端结构域结合Hsp90的N端[3-6]。Hsp90N-Cdc37M的相互作用涉及来自Cdc37的部分alpha;-螺旋2以及N-Hsp90中的残基100-121。其中既有疏水作用力也有氢键等极性作用力。疏水作用力包括Cdc37的Met 164,Leu 165,Ala 204,Cdc37的Leu 205和Hsp90的Ala103,Ala107,Ala 110,Gly 111,Ala 112,Met 116、Phe120间的相互作用。极性相互作用包括Hsp90的Gln119和Cdc37的Gln208之间的氢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