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巴胺酶固定化作用在其表面进行血红蛋白的修饰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15 10:0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生物催化膜将物质选择性传递与化学反应结合,可以极大的提高反应效率,在食品、医药、水处理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酶固定化是生物催化膜制备的关键步骤。

但目前生物催化膜制备过程中的载酶量不高、酶活保持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固定化对酶性能的负面影响是是至关重要和迫切需要的。

仿生黏附材料是基于海洋贻贝粘黑白研究基础上人工合成的一种在水中具有粘附功能的材料。

聚多巴胺作为贻贝的仿生材料,可由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中自发形成。

由于其较好的黏附特性以及组织相容性,在分离膜、吸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物黏结剂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将聚多巴胺对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既可以保护材料免受强氧化剂、酸碱等外界的侵蚀,也可以通过表面改性赋予材料新的功能,使其在各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

1.生物催化膜1.1 生物催化膜的原理及特点酶的生物催化被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是一种绿色技术,但在许多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催化效率,特别是生产中低价值产品,需要对酶进行强有力的回收或固定化[1-3]。

生物催化膜将酶物理地锚定在膜内/膜上,将选择性物质传递与化学反应结合,反应物可以选择性地透过膜并且与酶发生反应,同时产物能够选择性地穿过膜而离开反应区域,减轻产物抑制的影响,并且打破化学反应在热力学上的平衡[4]。

另外,在膜催化反应中,反应体系的作用机制并不会因为分离膜而改变,催化反应机理仍由酶本质确定,分离膜的作用仅通过选择性地移除某种产物来改变反应体系内各物质配比,从而实现对反应过程的调控和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