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对多囊卵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17 09:02

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建立合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模型,初步确定卵巢内是否存在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

二、研究手段1.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2.血清性激素检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3.卵巢形态学病理切片观察4.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IRS-1蛋白表达三、文献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肥胖,多毛和或痤疮,PCOS患者不同程度上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HI)[1]。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IR、HI是慢性高雄激素性不排卵妇女的重要特征,二者相互作用,参与PCOS的发病过程。

对于PCOS的病因及具体的发病机制,迄今为止,现代医学仍未给出十分明确的观点,因此,建立合适的PCOS-IR动物模型对深入了解PCOS发病病因以及IR在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PCOS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整理了国内外几种PCO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式,为研究者在动物模型的选择上提供思路,同时中医对PCOS-IR的辩证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 PCOS模型的建立近年来,研究者根据PCOS临床病理特征,分别从不同病理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雌激素造模法、雄激素造模法和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模法等。

1.1 雄激素造模法在各种动物模型实验中,对各个年龄段的雌性或是孕期的大鼠单次或持续注射睾酮或其衍生物,均会出现IR、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糖代谢异常现象。

1.1.1 丙酸睾丸酮造模法李琴华等对孕16d的wistar雌性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以及等剂量中性茶油2.5mg/只,连续3d,观察产仔情况,选取产下的雌鼠,待其发育致成年后,进行连续2个周期的阴道涂片观察后没有明显动情周期的子代雌鼠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观察子代雌鼠的阴道上皮细胞持续角化程度。

对于无明显动情期排卵、卵巢形态有多囊样改变的大鼠,符合PCOS的诊断标准,提示造模成功[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