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醋制前后成分含量变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3 10:03

摘 要:查阅近几年有关甘遂研究的中外文献,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及醋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及含量变化等进行综述,为甘遂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甘遂;醋制甘遂;化学成分;成分变化;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甘遂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块根,产于陕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地,为常用毒性中药材之一。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1-2]。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逐饮的功能。

生甘遂药力峻烈,易伤正气,临床多入丸、散剂用,可用于治疗痈疽疮毒、胸腹积水、二便不通,如治疗胸腹积水的十枣汤,治疗水饮结胸、痰迷心窍的遂心丸中均用生甘遂。

炮制可能会降低部分刺激性成分含量或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成分。

醋甘遂毒性降低,峻下作用缓和,用于腹水胀满、痰饮积聚、气逆喘咳、风痰癫痫、二便不利,如治疗腹水胀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的舟车丸,治疗癥瘕的甘遂破结散中均为醋甘遂。

此外,面煨、醋炙、醋煮、豆腐煮均可降低毒性。

甘草制不苦而甜、不寒而温,取其相反而立之功也。

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是醋制法,这与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是一致的[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