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意义
1.1现实意义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7%。 1994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8%),糖耐量减低(IGT)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 2007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 这一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数据相近,比1980年增加了近3 倍。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世界糖尿病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糖尿病研究总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000万左右,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至2010年中国糖尿病人口总数猛增至8000万至1亿人。
1.2理论意义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在胰岛中表达的一类受体,起着将刺激信息从细胞外传道到细胞内的作用。有多种GPCR存在。事实上,GPCR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表面受体,有近1000 种GPCR是由人类基因组编码。 这些受体有不同的作用,他们调节整体生物体内环境平衡以及胚胎发育,他们也参与学习、记忆、视觉、嗅觉和味觉。一些被认为是参与能量动态平衡和调节胰岛功能。GPCR的有各种不同的配体,包括从光子,离子、小分子,如胺、脂肪酸和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类固醇。许多疾病都与GPCR相关。今天, 医药行业中大约50%的药物靶点是GPCR。
GPCR是类似拓扑结构,包括一个七次跨膜跨膜生长的阿尔法螺旋核心,这个核心包含3的亲水性胞内弯曲和三个亲脂性胞外弯曲,n末端位于细胞外侧, c末端位于细胞内侧。
研究表明激动胰岛素GPCR产生多种beta;细胞信号,包括细胞内环磷酸腺苷,三磷酸肌醇和钙离子的改变,以及蛋白质磷酸化和酰化作用
图二展示了一些贝塔细胞GPCR和他们的信号通路。G蛋白调解这些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二、研究方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鼠源衣原体MoPn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文献综述
- 苔藓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献综述
- RIPK3基因缺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 salusin-α对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新型哈尔敏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文献综述
- RhoGDI在PDGF-BB诱导HA-VSMC表型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氧化前胡素对LPA诱导的神经病理疼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雷公藤甲素抑制转录因子Nrf2诱发小鼠睾丸损伤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盾叶薯蓣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竹节香附素A调控ROS/JNK信号通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HOS凋亡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