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的用药分析报告文献综述

 2023-01-14 09:01

一:研究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阻塞。

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而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45/105万~55/10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AMI的发病明显高于我国。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与种族、气候、生活水平、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不同有关。我国AMI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这与我国中青年精神压力大、饱餐、酗酒、过度疲劳、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盐敏感性、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通过资料收集分析表明,男性发病比例高,女性病死比例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好发季节是夏季,其次是春冬季。

通过我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心内科实习经历,并在临床和药剂科老师的帮助下,具体追踪一位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重点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情况。观察其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置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概括,并且具体分析该患者的治疗药物的合理性,同时制定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的药学监护策略,从而为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二:拟研究内容:

第一章、患者基本情况

1.1患者自然状况

1.2既往病史

1.3 既往用药史、过敏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