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抗生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28 11:0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环素(tetracycline)是生物合成的广谱抗菌素。临床主要用于立克次氏体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由于具备抗菌谱广,稳定的药性以及其低廉的价格,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物饲养中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用作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用作饲料添加剂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等【1】。但临床上常常发生滥用,无视休药期规定等情况,导致畜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药物残留等情况,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四环素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的胃、肠、肝、肾的损害以及对牙齿和骨骼的破坏,人们长期食用含有四环素的动物产品及其制品,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2,3】。

链霉素(streptomycin)是在1944年从灰色链丝菌(Streptomycesgris)中提取出来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是目前我国畜牧业、水产业及农业中的常用药物之一【4】。该抗生素具有内吸作用,能渗透到动植物体内,并传导到其他部位。食品中残留的链霉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脑神经、听觉及肾脏的损害,还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5】。

因此,食品中四环素及链霉素等抗生素的过量残留,已成为国内外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对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进行特异、灵敏、快速的检测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建立方便、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构建合理、高效的检测体系,实现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的有力控制,对于消费者以及国家食品的进出口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关于四环素的测定方法,已有许多报道,如微生物法、分光光度法、差示导数光谱法、RHPLC、ISE、三氯化铁比色法等【6-9】。链霉素的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免疫学检测法,仪器分析法,还如FEDORCHUK等采用的伏安法等【10,11】。

(2)在四环素和链霉素残留检测方法中,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领域和优缺点。微生物法虽然原理及操作简单,但是测定所花时间较久,灵敏度和特异性差,结果极易被干扰。HPLC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和检出率高的优点,特别是在对同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中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动物性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的监测和监控,但该方法不能准确定性,尤其是违禁药物的定性检测。LC-MS法是所有检测方法中提供信息量最多的一种检测方法,既可以进行准确定量又可以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灵敏度高,但该法通常情况下样品前处理比较复杂,仪器昂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具有操作方便、仪器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存在的缺点是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免疫分析法中放射免疫检测法存在放射性污染和标记物不稳定性等问题,应用较少。理化检测方法中薄层色谱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仪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四环素、链霉素的快速定性检测,但该方法分辨率、灵敏度较低【12,13】。

(3)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分析工作者十分关注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技术,建立了如上所述的多种方法。课题从色谱法入手,对链霉素、四环霉素进行衍生化处理的方法和条件上加以研究,完善四环霉素、链霉素残留检测的仪器分析法,以提供更方便高效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