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颗粒抗体递送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在体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蛋白质疗法因具有低免疫原性、好的耐受性以及治疗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四、参考文献:[] Leader B, Baca QJ,Golan DE. Protein Therapeutics: A Summary and Pharma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Nat.Rev. Drug Discovery .2008 7 (1), 2139.]]。
抗体也是一种蛋白质,由于其特有的靶向特异性,可以结合一些不具有药物结合域并且存在于细胞内的疾病靶标,因此向体内递送抗体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用磁性纳米颗粒装载抗体既可以递送抗体,又可以利用磁性纳米颗粒的性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实现治疗诊断一体化,甚至还可以进行磁热,增强治疗效果[[[] Reddy LH, Arias JL, Nicolas J, Couvreur P.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Tox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hem. Rev. 2012, 112, 58185878]]。
1、磁性纳米颗粒(MNPs)磁性纳米颗粒是一种处于纳米级的磁性材料(铁的氧化物为主)。
与其他材料相比,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着显著优势:(1)尺寸可控,粒径几到几十纳米不等;(2)颗粒具有磁性,可以由外部磁场控制;(3)可以对时变的磁场产生共振响应,用作热疗剂等[[[] Pankhurst QA, Connolly J, Jones SK, Dobson J.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in biomedicine. J. Phys. D: Appl. Phys. 2003,36 ,R167R181]]。
由于独特的理化性质,MNPs已经作为新一代的MRI造影剂和递送药物的载体被深入研究。
其中,Fe3O4和gamma;-Fe3O2是MNPs的主要代表,因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常见的Fe3O4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气相沉积、电子束光刻等;湿法化学制备法,如化学溶液沉积、氧化法、共沉淀法、流动注射合成、水热法、电化学法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鼠源衣原体MoPn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文献综述
- 苔藓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献综述
- RIPK3基因缺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 salusin-α对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新型哈尔敏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文献综述
- RhoGDI在PDGF-BB诱导HA-VSMC表型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氧化前胡素对LPA诱导的神经病理疼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雷公藤甲素抑制转录因子Nrf2诱发小鼠睾丸损伤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盾叶薯蓣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竹节香附素A调控ROS/JNK信号通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HOS凋亡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