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摘要:新冠疫情爆发加剧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冲击我国出口产业生产链,阻碍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新冠疫情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冠疫情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进行分析,为采取措施抗击疫情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减少疫情爆发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冲击以及促进中国传统外贸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冠疫情; 出口贸易; 转型升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世界经济形势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金融动荡、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全球抬头,“反全球化”思潮涌动。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主要经济体大幅调整货币政策,以重振本国经济活动,这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积累。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开始经济下滑,世界贸易增速大幅放缓。中美虽已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中美贸易摩擦仍未解决,其问题长期复杂。
新冠疫情下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已稳步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从低端机电产品逐渐向高端机电产品和尖端技术产品转型,出口技术复杂度不断提高,其中高铁、核电、卫星等尖端技术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开放虽然滞后于货物贸易,但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新兴服务业进出口表现活跃,世界占比逐渐提升,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等产业出口增长迅速。经营主体方面,在政府不断释放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政策红利下,国内外贸企业发展迅速,民营企业总值占比迅速上升,超过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象方面来看, 目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而国内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地区(广东、福建、海南)和长江下游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此次疫情的爆发地湖北,虽然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但不属于主要出口地区,在中国出口中直接占比份额较低。当然新冠疫情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与全球多个国家有着贸易往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和企业的崛起,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与地位显著提高,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将本国资本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新来源与新动力。
- 疫情爆发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
- 服务贸易受阻,国内资源短期较难配置整合。疫情爆发最先影响服务贸易,旅游业、运输业以及零售业短期内遭受重创。金融、信息、物流以及产品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的贡献不可估量,短期内疫情对于这些产业的影响,必定会传导到出口产品生产链。货物贸易方面,短期内受损较大的是纺织业、食品业。为强化医疗物资供应保障,我国目前物资主要服务于口罩以及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势必影响纺织业的短期出口;此次疫情被列入“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一些国家为了防控疫情,仍调整了对华食品贸易政策,部分限制甚至禁止进口中国动物产品以及农产品。
- 产业链短期内难以恢复,出口数量大幅降低。为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各省市分别推迟企业复工时间,大力推行“线上办公”“视频会议”等新型办公模式。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从事出口贸易的人员在隔离期间,依然能与国外客商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商务谈判,延缓履行现有订单,及时签订未来订单。
- 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受阻,中小企业陷入资金链危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再加上金融危机过后,全球市场需求低迷,新兴经济体劳动力低廉,单凭低成本、低价格销售商品,已经不能继续支撑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出口企业亟待转型升级。
- 疫情爆发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中长期影响
- 存在产业转移风险,但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无法全面复工将影响我国出口产品供应,尤其是供应链短、配置要求低的行业,更多外贸企业将面临产业链和资金链断裂问题,供货不足会导致国外供应商和客户寻求新的贸易伙伴,中止与我国出口企业的合作,中国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会因其他经济体的“趁虚而入”而减少。但整体而言,我国外贸发展内生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有利。由于中国具有产业链完整、规模经济以及逐渐上升的产品质量等有利条件,再加上对于疫情爆发的快速应对,国外进口商对于中国信心较足,不会轻易舍弃“中国制造”。
- 全球贸易环境更为严峻,企业“走出去”步伐受阻。此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进一步冲击了全球经济,加重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我国出口贸易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企业“走出去”步伐更为艰难。疫情迅速蔓延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大我国跨国公司投资难度,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议程暂时搁置,中美贸易后续谈判也会受到影响。
-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出口产业智能化转型加快。目前,中国外贸处于传统低廉劳动力优势消失,对外贸易新比较优势尚未全面形成的转型时期,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中国在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占领新高地,形成新的比较优势。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科技,实现出口产业智能化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此次疫情爆发,电子商务、线上金融等数字经济,在帮助中小型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的过程中大显身手,彰显出数字经济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暴露出二者融合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如核心技术薄弱、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疫情结束后,加速发展我国数字经济,提高出口产业链智能化转型速度的关键。
通过对疫情现状的研究文献资料的分析,简单分析了其对中国国际贸易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各国经济都造成很大影响,但同时也给我国发展带来机遇。中国应在不忽视疫情带来的危害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附录:
[1] 孙黎; 李翔宇; 江祉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及启示,《理论探讨》,2020-11-13
[2] 疫情发生后的安全叙事重置、世界经济变化和全球发展转型,《国际展望》,2020-11-10
[3] 赵平; 丁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及对策,《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11-05
[4] 张军; 李思; 文钊,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或超越经济本身,《中国中小企业》,2020-11-0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