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资料中可知,2002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145万人,2003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万人,由于该年是高校1999年扩招后大学生毕业首年,高校毕业生同比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此后,高校毕业生平均每年以24.5%的幅度递增。
截止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大学生当中,本科生相对于专科生、研究生更是占据着重要比重,总量增幅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从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教育阶段后,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青年人逐年增多。
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的深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不少大学生即将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与此同时,近年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我国城市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紧张态势,导致本来不容乐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鉴于此,本课题拟基于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质量相关数据来深入了解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形势,通过分析该专业的就业现状来总结导致该专业就业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为了改善该专业就业现状而可以采用的解决办法,旨在通过此研究,可以改善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提高该专业就业率,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2.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本课题拟采用数据分析法、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究医药国际贸易专业就业问题。
拟运用数据分析法来分析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相关大数据,运用文献检索法来学习参考前辈学者研究理论,运用问卷分析法了解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相关意向,运用访谈研究法来了解与该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反馈,运用案例分析法以中国药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更为透彻的研究医药背景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路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