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3-03-19 11:03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深度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深度学习进行界定,但深度学习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研究者们的关注点由一开始的计算机领域,越来越多转移到学习科学视域下的教育领域。国外关于深度学习的起源到发展已有比较完善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深度学习的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

在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上,国外研究者各有各的见解,但依然缺乏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过程即学习方式,另一种理解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结果即学习能力。在SDL研究中,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在文献研究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深度学习做了如下界定:深度学习是学生胜任21世纪工作和公民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和理解学科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课堂和未来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基本能力。

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上,国外较早开始尝试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尝试,以实证为主进行探究。国外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比较重视学习的环境及反思,关注的主题多为满意度、过程、复杂性、形成性评价、交互式学习环境、反思性实践和工程教育等,对应的研究证实了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评价方式。基兰·伊根根据实验学校的一系列实证,从年龄、环境等多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研究者提出了五种基本评估类型,包括“系统的观察,研究学习者的学习产品,引出学习者的反应,脚手架分析,以及运用问卷或访谈。”

2.深度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热度大增。大多数的研究聚焦于课堂,研究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

在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上,国内主要从学习方式、过程和结果方面阐释深度学习的内涵,从对比浅层学习的差异中提出深度学习的特征。吴秀娟以反思性学习为深度学习的途径,温雪从缘起与进展、基本内涵、教学与评价三方面形成了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为深度学习教学实施和评价提供借鉴。

在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上,国内还做的不够,需要加强建设。国内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构建面向深度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即与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等方式相结合。另一类是通过技术、方法、策略等手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谢杰妹用“一卡一单”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