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波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15 09:05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的质量及性能的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以其可以在不损坏产品使用性能及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对产品各项性能及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有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射线检测法可在底片上记录结果,且保存时间较长,相较于其他无损检测方式,射线检测法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展现检测结果。

但射线检测自身也存在明显不足,某些环境条件或者试件是不允许使用该检测技术的,而且射线检测技术在使用中还存在着成本高、监测效率不理想的情况,不能应用到缺陷试件中,再加上射线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且无法保证面积型缺陷的检测效果。

超声波检测方法可准确检出面积型的缺陷,并可准确定位缺陷工件的厚度方向且检测效率高高,但超声波检测方法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仪器成本较高,且如果检测对象为不规则形状或晶粒度较高,那么在使用超声波检测时,会存在较多干扰因素,降低检测结果准确性,也会受到探头扫描平面的平整度与粗糙度影响,增加不稳定因素出现概率[1-2]。

近几年来,利用基于高非线性孤立波(high nonliner solitary waves,HNSWs)的无损检测方法定型的检测材料性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孤立波对材料的弹性性质敏感,其参数特性与材料性质紧密相关。

Nesterenko 等人[3]通过理论计算发现,在一维颗粒链的一端给首颗颗粒施加一个初速度,颗粒链之间由于颗粒的相互碰撞,将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孤立波的波长保持不变,恒为 5 颗颗粒的直径且不受振幅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孤立波的存在[4]。

本课题拟建立一维颗粒链与被检测物体的耦合模型,通过分析一维颗粒链中孤立波的响应与被检测物体各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来具体研究孤立波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使用孤立波进行无损检测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用于现场测量且无需测量样本的几何尺寸等优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