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3-11-20 03:11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更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上。通知中明确指出,通过专项治理以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将目光投射到小学校园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校园生活充满快乐,但是也会出现一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冲突。

新华社国内部重大报道策划中心副主任鹿永建于2016年5月12日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遏制校园欺凌须开展冲突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如何遏制未成年人暴力行为和校园欺凌,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冲突教育的深层研究和认识。由于现实中多数男孩都曾被自己的攻击性所困扰,有攻击性的女孩也呈增加态势,所以,冲突教育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只有让未成年人学会理性面对矛盾,以文明而友好的方式而非肢体冲突等暴力方式妥当解决冲突,才能使其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才能创设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年6月,李克强总理也对校园欺凌频发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此外,需要明确的是,贾小华《各国如何应对中小学校园欺凌》(2016)中指出,校园欺凌、校园冲突等并非我国所特有的现象,美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对校园欺凌、校园冲突这类校园不和谐因素做了许多研究,并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极有必要的。

综上,我们需要迫切加强对学生的冲突教育,以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这一课便是开展冲突教育的最好教材,对此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的一些冲突出发,说说身边存在哪些冲突现象,并了解这些冲突发生的原因,寻求合适的处理办法,在实践中落实,从而激发学生做冲突解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并切实从中受益。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冲突

冲突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受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冲突中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被双方感知;二、存在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并带有某种相互作用。以上因素决定了冲突过程的出发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