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选题缘由: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国家、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加剧, 不同文化间的接触、碰撞也更为频繁。作为技术全球化的衍生品, 文化全球化以文化传播为媒介, 体现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互动。文化全球化借助先进的交通、通信设施, 实现思想意识、观念主张、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的跨地区、跨国家、跨种族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 大众文化是最为主要的影响途径之一, 而电影是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对电影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全球化的现象及其影响。
好莱坞是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电影工业基地,其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由来己久。在进入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元素热”愈演愈烈,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点。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挪用有内容挪用和形式挪用之分。好莱坞在对中国文化元素内容挪用的过程中,故事情节中不仅融入美式的幽默与夸张,还习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策划动画故事情节,将求真、向善、审美的故事融入主流情节中,注重“普世”价值观念的体现。本文紧扣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运用这一文化现象,探析好莱坞热衷中国元素的原因,阐释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元素的得失及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意义:
中国文化元素承载着五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成为影视动漫创作的灵魂和源泉。中国元素代表着一种文化交流的符号,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使用与传播将有利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异质文化共同进步与发展。这种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使一国从异国所塑造的本国形象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这种认识和发现自己的过程将有利于对自己进行更好的定位与发展。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主流的代表,长期雄踞全球电影市场之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势的传播力度和传播优势。从好莱坞电影输入中国开始,丰富、独特的中国文化就始终是好莱坞“想象东方”不可或缺的要素。百年以来,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起伏变化,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各种用意的阐释和描述。好莱坞电影作为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现出其本质性的商业逻辑,同时也代表与象征着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对好莱坞电影创作有极大的吸引力。研究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使用,重估其内在逻辑与文化意义,更重要的现实指向是希望能够对中国电影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自觉传播做出新的启发。好莱坞电影在当下的电影市场具有强势的传播能力,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播可以借助的途径,而中国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广阔潜力,也必将是好莱坞电影所需要的,因此,借助于好莱坞电影,中西方文化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电影需要有选择地接受好莱坞,运用好莱坞先进的电影理念、电影制作机制、创作方法,加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性,能动地传播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深刻、有魅力的中国文化,创作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市场效应的电影作品。
文献综述:
关于《功夫熊猫》这部好莱坞动画,许多学者也发表过不少文章,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写好莱坞动画中的中国元素,另一方面是写动画中渗透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
关于好莱坞动画中的中国元素,主要对于美国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展开论述。如:
马华(2009)。他在《lt;花木兰gt;与lt;功夫熊猫gt;给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中认为,近几年好莱坞对于中国题材和中国元素的重视,可以说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美国电影的“中国热”更加强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 “中国风”。当我们发现这种元素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发展时,作为中国动画的创作者,尴尬之余,更需反思。通过对两部影片创作中“中国风”的“变”与“不变”的比较,来探讨和反思中国动画创作的现状与未来。
孙志逾(2009)。他在《从 lt;功夫熊猫gt;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之旅》中提到,传统文化元素产业化需要创意的介入。他认为作为一个融入中国众多文化元素为一身的文化产业产品,分析其创意方法的产生、加工、运用,通过观察哲学、美学、道德、艺术、宗教、文化、娱乐等视角,可以更加深入的把握在传统文化元素产业化的过程中,创意是如何被释放出来并在如何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说大众文化要不断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就需要不断创新。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首先是创意“功夫 熊猫”。功夫和熊猫,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世界性的内容,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将这两个元素挖掘出来,结合在一起,其文化想象力非同一般。同时,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毫不客气的借用。功夫,作为中国独有的一门传统文化元素,深得广大民众喜爱,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积极的中国文化表达力之一。
马青(2009)。他在《Chinese Culture in Kungfu Panda》中阐述,影片中国文化的独特气息无处不在:有中国的国宝——熊猫;中国的国粹——功夫;中式的哲学———佛境、禅意, 大智若愚;中式的人物关系——“子承父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另外,包括影片中的风景、建筑、功夫、太极、面馆、庙会、比武选拔等处处洋溢着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
关于该影片还有
区颖(2008)。她在《lt;功夫熊猫gt;渗透出的美国文化》文中则认为《功夫熊猫》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中国文化的元素,是美国影片运用中国题材的又一成功实例。虽然在《功夫熊猫》中中国文化被美国所引用、借鉴,他们同样也在影片中渗透了他们本国的文化,如美国人超强的想象力、“美国梦”的奋斗精神、积极向上的幽默感、极强的商业敏感度等等,这些文化都值得我们中国的影视业学习。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转换,即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更新成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
以上均为此研究的现状,本文将更致力于对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进行剖析,从人物塑造方面,从情节设置方面已经电影所传达的精神方面。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DifferenceTranslation Of E-C Plant Metaphors文献综述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翻译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Intercultural Tourism Translation文献综述
- 《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 Death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文献综述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文献综述
- >中女性形象的解析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Rip Van Winkle文献综述
- 战争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女性主义觉醒之路 The Road to Feminism Awakening in the War Novel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文献综述
- 盖尔·琼斯小说《五铃》中的文革书写文献综述
- 中国神话英译本中的副文本分析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