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皮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5 07:02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楝科植物是一种生长迅速,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树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开发价值。

为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传统民族药材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拟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对川楝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找到结构新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今后川楝皮中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首先将通过热回流提取法对川楝的干燥根皮及茎皮进行提取,浓缩得到提取物浸膏。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等分离方法和手段从植物提取物中得到单体化合物,并且通过光谱技术(UV、1H-NMR、13C-NMR及MS等)确证化合物结构文献综述:川楝皮为棟科楝属植物川棟Melia toosenclan Sieb. et Zucc. 或楝 Melia azedarach L . 的干燥茎皮或根皮。

春、 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为传统理气、驱虫药,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入药以四川产为道地药材,所以称川楝。

《本草纲目》记载该药性味苦寒,有小毒,并有酸味; 入肝、胃、小肠经。

2015 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其功能主治为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1]1. 化学成分川楝中主要成分是三萜类、挥发油、黄酮类、脂肪酸、酚酸类和多糖等化合物,而一直以来对其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较多,主要涉及对此类化合物的提取、鉴定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1.1 三萜类化合物楝烷型三萜类即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苦楝皮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川楝素(toosendanin)和异川楝素(isotoosendanin),二者为互变异构体[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